在商品猪的生产中,种猪是盈利的重要因素。大型猪场由于规模大,资金雄厚,人才较多,相对容易引进优质种猪,或开展一定程度上的测量,选种选配等一系列育种活动,从而保持种猪群有较高的生产性能,获得规模效益。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猪场而言,要解决种猪质量问题,常常会面对下面一些具体问题,如种母猪群头数太小,群内没有较大变异;公猪头数少,血统太窄,时间长了被迫近交,导致种猪群退化;缺乏懂技术,会选育的专业技术人才;购买优质种猪资金缺乏;猪群疫病得不到净化,导致猪的遗传潜力不能发挥;购种猪时被一些观念误导,母猪过分强调体型,尤其是后躯的发达程度,而对种猪的整体效果不重视,缺乏系统而完整的育种记录系统,不能充分利用数据来帮助选种和留种,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态度,甚至个人喜好等来选种,导致偏选,误选。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多数中小型猪场种猪群质量不整齐,整体性能不高,不能在保持现有水平上逐年有所改善,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。从而也带来商品猪的外观不整齐,生产速度慢,整体生产性能不高,盈利下降等问题。 品种是确保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内因,为提高猪的生产水平,必须具有优良的高效猪种和最佳杂交生产模式。中小型猪场一般种猪群目前多为二元长大母猪,杜洛克猪作为父本,要提高种猪群质量还面临另一个问题,即二元母猪本身是杂种猪,其质量提高只能靠亲本品种提高和亲本品种间的特殊配合力来提高,而这些工作是由上一级种猪场来完成,所以中小型猪场二元母猪质量的提高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正规,健康,高质量的种猪场家,并正确地挑选二元种母猪,父本杜洛克品种中小场家可以购买,也可以自己选留,但由于杜洛克对整个商品猪质量影响大,所以选择时尽可能考虑瘦肉率,生长速度,胴体性能,体型,性欲等性状,不能只图省钱而随便选择,从而得不偿失。 |